更多>>图说偃师
当前位置:主页 > 魅力偃师 > 市情介绍 > 市情介绍
偃师市情简介
作者:admin@990 日期:2017年04月01日 来源:未知 浏览:
偃师市情简介
 
        偃师市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辖9镇4街道、210个行政村、32个社区,总人口63.2万。
        201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6亿元、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334.5亿元、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2亿元、增长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8亿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2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6元、增长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5∶52.5∶43。2013年和2015年,两度获得全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市称号,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局面正在形成。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偃师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境内有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偃师自古人杰地灵,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的故乡,班固、张衡、蔡伦、王安石、司马光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在这里成就了英名伟业,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偃师东距省会郑州80公里,西距古都洛阳30公里,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省城乡一体化试点,也是洛阳市确定的中心城区重要组团。境内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310国道、207国道交汇贯通,形成了以国道、省道、县道为主干,以乡村道路为支脉,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伊河、洛河贯穿全境,并在此交汇。境内探明储量的矿藏品种24个,其中原煤储量达7.2亿吨,铝矾土储量4342万吨,花岗岩6亿立方米。现有火力发电企业3家,总装机容量234万千瓦。
        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居全省前列,最好排全省第4名,GDP指标一度排全省第2名,曾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64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八罗汉闹中原”的中坚力量。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产业门类齐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8.5%,挂牌上市民营企业达7家。荣获“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占地1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了摩托车、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在2015年度全省180家产业集聚区考核中,被评为2015年度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分布在各镇的电线电缆、制鞋、耐火材料、石化管件、针纺、包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各具特色。摩托车产业现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182家,年产量超100万辆,整车年产能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三轮摩托车产销基地。随着东风新能源汽车、宗申比亚乔四轮电动车等一批项目的引进,三轮摩托车产业正在由燃油车向电动车、三轮车向四轮车、普通车向特种车、摩配向汽配转型。引进“工业机器人”50余台,生产装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我市三轮摩托车产业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特色产业集群,获得“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五周年——最具竞争力产业名片金星奖”。新能源产业于2003年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多晶硅生产线,2012年启动了投资66亿元的年产1000MW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2013年7月建成了全省最大的30MW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以分子筛吸附材料、金属复合材料、超薄玻璃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其中,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线是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业生产电子玻璃基板的生产线,洛阳市建龙化工有限公司的分子筛材料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电线电缆产业中,通达电缆股份公司是洛阳市首家上市民营企业,华通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华通”电缆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春宾”电缆荣获“中国著名商标”。制鞋产业确立了打造“中国布鞋之都”目标,按照龙头带动、集聚提升的思路,积极引导全市近600家制鞋企业集聚发展,初步建成3个鞋业专业园区,城关镇和山化镇获得“中国布鞋产业名镇”称号。此外,针纺、石化管件、耐火材料、包装等产业都在进行改造、集聚、提升,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引进了投资60亿元的林安物流、投资12亿元的铝合金交易市场、投资3亿元的华润医药物流等项目,在城市区规划了1.42平方公里的特色商业区,促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效益快速提升,特色商业区被评为全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2013年荣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称号。
        农业稳步发展,特色优势突出。偃师是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发源地、全国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稳定在6万亩,粮食种植总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年总产超2.4亿公斤。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三片四区五集群”(“三片”即北部花卉苗木水平提升片、中部小麦良种繁育面积扩展片、南部葡萄种植功能拓展片;“四区”即小麦良种繁育区、鲜食葡萄种植区、花卉苗木观光区、都市休闲农业区;“五集群”即小麦良种加工集群、葡萄加工集群、生鲜肉品加工集群、奶制品加工集群、粮蔬食品加工集群)。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8.9万亩,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9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休闲农业观光园17个,家庭农场28个,被授予“全省农业标准化先进县(市)”、“全省畜牧业重点县(市)”和洛阳市“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工作先进县(市)区”。
        城乡统筹发展,人居环境良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超过26万,各类基础设施完善,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40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90%、管道燃气普及率94%,城市绿地率和绿地覆盖率分别达45.4%、44.1%,人均公共绿地11.01平方米;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建成了总面积近2万亩的北邙生态屏障,正稳步推进中部伊洛河生态人文廊道、葡萄庄园生态廊道和南部万安山生态屏障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创建工作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称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通过省评审组评审。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建成30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和200个农村环境整治达标村。
        此外,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首批实现“两基”县(市)、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市)、中国书法之乡、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双拥模范城等多项荣誉。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网站地图 | 学习资料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及以上浏览器 河南省偃师市民主路26号 邮编:471900 

中共偃师市委版权所有,豫ICP备1101495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8102000101号